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日前在上海市落下帷幕,有关自主品牌发展与挑战的话题仍在持续升温。作为自主品牌领域的一次国家盛会,近800家机构及其成果的集中亮相,不仅向全球展示了中国自主品牌的独特魅力,也吹响了新时代中国品牌整装待发的号角。
随着国内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国产品牌质量提升,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品质消费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在乎“贵不贵”转为更多追求“好不好”,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消费者对消费品位、品牌有了新的要求。中国的消费市场升级,可能会孕育出一批高品质的本土品牌甚至是高知名度品牌。一项调查显示,从果汁、化妆品到牙刷,被国际大牌抢走的份额,正慢慢被本土品牌拿回来。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市场去年增长3%,但本土企业销售额增幅超过8%,相比之下,外国品牌只增长1.5%。
我国虽然是一个商标大国,但不是品牌强国,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品牌,中国品牌屈指可数。可见,商标与品牌并不能够画等号,两者从不同角度指称同一事物,它们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实行同线同标同质,既是对消费者的尊重,也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对企业而言,必须主动适应消费升级的新变化新趋势,加快实施技术更新换代,推动产品迈向中高端,努力让消费者不出国门就可以买到优质优价的商品。随着我国消费市场逐渐进入品质时代,打造一批优秀甚至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一项调查表明,网民对本土品牌产品质量的评价逐年上升。本土品牌的“逆袭”,是中国品牌不断发展和转型的缩影。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产品运营“走出去”,产品质量“走上去”,未来前景可期。
品牌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拥有自己强势的本土品牌是衡量经济水平的标志,是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创立、培育与发展知名本土品牌,理应成为企业、政府乃至国家的长期发展策略。质量是品牌的灵魂,国际知名品牌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非常可靠的质量保证。许多消费者不惜以高价购买品牌,也是由于品牌所体现的质量优势。提升本土品牌质量是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和追随度的最直接动因。同时,高质量的本土品牌也会带来品牌的成长,带来更高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要注重品牌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品牌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尤其是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作为联系用户心理需求与企业的纽带,它的提升须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和依托,是凝聚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是渗透到商业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和意志。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已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企业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在策略的高度上重视本土品牌建设。中国市场的升级,给了中国品牌抢滩的机会,必须顺势而为,才能让诞生于中国的高知名度品牌名单越写越长。本土快餐巨头华莱士登顶连锁品牌商户订单量榜首,表明快速消费品市场的竞争不仅需要过硬的产品质量,更考验品牌的市场贴合度和市场引领能力。对于我国的产业升级而言,这是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在当今大力推进各种连锁业态发展的背景下,应当重视服务品牌的建设,应当花力气研究如何培育服务品牌,应当把对服务品牌的研究提高到一门学科的要求。中国品牌在这一领域迎头赶上,和高铁等中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一样,值得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