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工商局关于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调研报告解读
商标体现着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地区的素质、信誉和形象。实施商标战略,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助推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更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打造品牌强区的迫切需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作为推进商标战略的主力军,在战略全面铺开、提升地区自主品牌能力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标战略的持续有效开展面临着诸多难点和瓶颈问题,需要各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共同研究优化。为进一步掌握昭通市商标注册、使用、保护等相关情况,解决商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商标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目标中的重要作用,依托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数据库,组织人员对全市商标进行了普查,对取得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现 状
截至2017年12月,全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5192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件。
商标发展水平分析:
1.时期比较。2011年至2017年,昭通市围绕“品牌兴市、质量强市” 发展目标,因地制宜推进商标战略,商标总体水平取得较快发展,商标申请量、注册量、有效注册商标总量均有大幅提升。商标申请量从2010年度的314件增加到2017年度的2715件,增长了764.65%。商标注册量从2010年度的245件增加到2017年度的1234件,增长了403.67%。有效注册商标总量从2010年底的694件增加到2017年底的5192件,增长了648.13%。
2.省内比较。根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昭通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5192件,占全省有效注册商标总量212407件的24.44%,位居全省倒数第四;市场主体商标持有率为3.08%(即每百户市场主体平均持有商标3.08件),位居全省倒数第一;现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占全省119件的0.84%;现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件,占全省177件的5.08%,居全省第九位。
3.周边区域比较。根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昭通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5192件。毗邻州市中,云南省曲靖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10190件,贵州省毕节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7165件,四川省宜宾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13348件,四川省凉山州共有有效注册商标5744件。与周边毗邻州市相比,处于明显落后状态。
4.市内区域比较。截至2017年底,昭通市十县一区共有有效注册商标5192件,其中:昭阳区1765件,占全市总数的33.99%,居全市第一;镇雄县783件,占全市总数的15.08%,居全市第二;彝良县411件,占全市总数的7.92%,居全市第三,三县区合计已占全市商标持有量的56.99%。全市共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件,集中在昭阳、鲁甸、盐津、永善四县区,其余各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数为0。
问 题
(一)注册商标数量少,发展不平衡。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68669个(企业、专业合作社等29659个,个体工商户139010户),在全省排名第六位,而全市仅有注册商标5192件,在全省排倒数第四,市场主体商标持有率仅为3.08%,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低于全省平均持有率8%近5个百分点,平均32.5个市场主体才有1件商标。全市注册商标不仅数量少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在区域分布方面,昭阳、镇雄、彝良三县区商标总量超过全市一半还多。在商标持有企业方面,商标集中现象突出,一些企业拥有商标多达几十甚至上百件,如:彝良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已拥有或正在注册商标多达184件,昭阳区旅游执法大队已拥有或正在注册商标多达219件,云南理世集团、云南工投昭通分公司、盐津三源实业、镇雄三滴水农庄、巧家荣华石膏矿业、花琪食品等多家企业分别拥有商标均在50件左右。在商标类别方面,全市商品商标约占75%左右,服务商标仅占25%左右。商品商标主要集中在第29类(肉、油、干制蔬菜等)、第30类(茶、米、面、糕点等)、第31类(新鲜水果、新鲜蔬菜、活动物等)、第32类(矿泉水)、第33类(酒)等涉农行业,约占全市商标总量的40%。服务商标主要集中在第35类(广告、推销等)、第43类(餐饮、住宿等)。这种单一的商标格局制约着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二)商标品牌意识弱,对无形资产的重视不够。很多市场主体商标品牌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商标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只将目光停留在资金、技术、原材料等有形资产上,不注重对注册商标等无形资产的投资,常常导致因没有注册商标而不能较好拓展市场或侵犯别人的商标专用权。有的企业不注重本企业商标的使用价值,商标使用多年不及时申请注册,结果使多年创出的知名商标被他人抢注。有的企业注册了多个商标但利用率极低,存在“三年不使用”被撤销风险,
(三)商标宣传投入低,商标品牌知名度提升慢。缺乏商标品牌培育发展意识,不善于运用商标价值和市场手段整合资源谋求发展,在广告宣传方面很不重视,广告宣传、广告创意过于简单随便,市场影响力、知名度提升缓慢甚至无法提升。
(四)集体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发展滞后,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一乡一品”或“几乡一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在打造产品品牌上首选集体商标。但全市目前集体商标仍然为0,一些相同或类似的产品各自为政,形不成合力。全市共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件,仅占全省177件的5.08%,居全省第九位,且集中在昭阳、鲁甸、盐津、永善四县区,其余各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数为0,要实现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提出的“十三五”期间消除地理标志商标空白县的目标,面临的压力巨大。
(五)原有激励机制已不适应当前商标发展培育形势。近年来,商标品牌战略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云南省著名商标、昭通市知名商标给予奖励,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注册商标、培育发展商标的积极性。自2009年至2015年,市政府根据《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商标战略发展的实施意见》,给予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每户20万元奖励,给予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每户2万元奖励,给予获得昭通市知名商标的企业每户5000元奖励。2016年,市政府根据《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稳增长开好局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和《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商标战略发展的实施意见》,给予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每户50万元奖励,给予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每户20万元奖励,给予获得昭通市知名商标的企业每户5000元奖励。但自2017年起,国家工商总局叫停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申报评选,全市商标品牌激励机制中,除中国驰名商标奖励仍然有效,对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的奖励已失去指向目标和奖励意义。
前 景
全市实施商标战略有潜力,后劲足。
(一)企业的品牌意识在不断增强,“品牌就是生命力”理念越来越被企业认识和接受。近年来,全市涌现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大、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如云南理世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昭通市四季实业有限公司、云南永孜堂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是昭通市支柱企业、利税大户,在提升产品质量、开拓市场的同时,正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还有一批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快速崛起、发展前景看好的企业。如云南中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昭通市大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鲁甸县鑫辉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镇雄滇龙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都在积极打造自主商标品牌。
(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发展商标品牌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近年来全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和产品品牌的提升既提出了客观要求,也提供了动力,市场主体总量的飞速增长也为商标发展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为实施商标战略提供了广阔空间。昭通是农业大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落实党和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全市的农村经济面貌一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如昭通天麻、昭通苹果等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品牌效应,市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产品的品牌价值日益凸显。同时,昭通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林资源,使昭通拥有了大量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农林牧副产品,积累了大量地理标志商标发展资源。如昭通的白魔芋、核桃、花椒、竹笋、茶叶、苦荞、大蒜、燕麦、红糖、柑橘、细毛羊等农特产品,均已具备一定生产种养规模,有的已经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资源加以开发培育。
(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使商标发展培育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2018年底前商标注册审查周期缩短至6个月,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发放时间缩短至1个月,商标检索盲期缩短至2个月,商标转让审查周期缩短至4个月,商标变更、续展审查周期缩短至2个月,商标驳回复审平均审理时间压缩至7个月。”这些措施,必将进一步优化商标注册环境,缩短商标注册时间,减少企业注册商标的成本和精力。
对 策
(—)出台切实可行的商标战略实施意见,及时调整商标品牌发展激励机制。深入研究当前商标品牌发展培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商标战略规划和实施意见,并认真抓好落实。及时调整商标品牌发展激励机制,在继续对中国驰名商标创建给予每件50万元奖励基础上,将已被叫停的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的奖励经费,调整为对集体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给予每件20万元的奖励,充分调动企业、行业协会注册商标、发展培育商标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有特色、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产品群,带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加强督促考核,把实施商标战略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把商标战略实施按有关部门职责、按县区进行层层分解,明确目标和完成时限,在此基础上制定考核办法,按年度进行严格考核,真正把规划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商标品牌意识。建立健全商标品牌宣传工作机制,创新宣传工作方法和模式,利用各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商标法律法规以及注册使用等方面的宣传,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商标战略意识和品牌意识。引导企业加大商标品牌宣传投入,提高企业形象,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形成一定的模范引领作用。
(四)加强服务引导,促进商标增量提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立辖区市场主体持有商标数据库和具有商标注册潜力资源库,盘活辖区商标资源。大力推行商标品牌咨询服务,层层建立跟踪服务机制,为企业注册商标提供全方位多形式服务,对企业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提供针对性指导服务。积极引导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品牌、著名自然景观名称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申请注册商标。确保年新增注册商标1000件以上,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8000件以上。力争年新增注册商标1500件以上,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10000件以上。切实利用全市独特的地理优势、突出的气候特点、丰富的农林牧副资源,以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管理、使用、保护为重点,加快推进集体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确保实现省工商局确定的“十三五”末消除地理标志商标空白县目标,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量达20件以上。积极探索依托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和企业商标,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
(五)加强监管执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重点加大对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老字号商标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促进商标领域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完善网络环境下的商标专用权保护制度,严厉打击网络商标侵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电子商务平台落实相关责任,净化网络市场环境。扩大对已查处商标典型案件的宣传曝光,提高社会公众识假辨假能力,动员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形成打击合力。
(六)加强协调配合,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实施商标战略,工作量大,任务艰巨,需要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才能做好。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工商、质监、发改、工信、农业、林业、畜牧、旅游、土地、商务、知识产权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定期就全市商标品牌发展工作开展交流和研讨,共享资讯信息,合力推进全市商标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