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浑厚与积淀,现代的速度与激情,在河南郑州这座中原名城交织出一幅壮阔的时代画卷。在代表郑州新面貌的郑东新区,有一个美丽的湖心岛,岛上有一座端庄大气的标志性建筑——永和龙子湖广场。今年10月23日揭牌运行的郑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就坐落在这里。
郑州中心是全国设立的第五个京外商标审查协作中心。自筹备以来,中心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部署,在原河南省工商局党组统领下,以建设高质量审协中心、完成高质量工作、打造高质量审查人员队伍为目标,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一个现代化的中心崛起在中原大地,200名审查员蓄势待发,决心在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征途上建功立业。
高效建制夯实基础
2018年3月20日,郑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获批复设立。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的蓝图中,中部地区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间紧、任务重,中心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一系列工作同步展开——人员、办公场所、规章制度、技术支撑、后勤保障……点点滴滴汇聚在一起,确保中心高标准建设。
郑州中心运行前,已有多家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开展工作。中心领导班子主动前往位于北京的国家知识知识产权局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以及上海、重庆、广州等京外商标审查协作中心调研,虚心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好办法,融会贯通到郑州中心的建设中。
制度建设是根基,根深则叶茂。为确保高效运行,中心先后制定了多项工作规章,包括日报告、周通报、周一例会制度,请销假、值班、沟通协调、督促检查、挂账销号制度等。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审查质量是生命线,是中心全体人员的共识。中心成立伊始便设立质量管理部,建立审查质量自检、质量评价、质量问题处理、审查人员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商标审查质量管控管理办法》《商标审查质量分析管理办法》《郑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工作纪律管理规定》等文件陆续出台,成为提升审查质量的基础保证。
目前,中心运营顺畅,机构健全,制度完备,可办理商标注册申请、变更、续展、转让等25项业务。同时,中心在业务办理、服务群众、会议培训、安全监控保障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多措并举锤炼队伍
商标审查是中心的核心业务,中心领导班子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审查员队伍。
中心现有商标审查辅助人员200名,均是参照国家正式工作人员招录模式录取的。这些年轻的审查员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23人。在中心组织的为期15天的岗前培训中,他们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极大地增强了商标审查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为提升审查员的理论水平,锻炼实战能力,中心于10月26日组织商标审查业务部门开展理论考核以及上机操作考核,双管齐下帮助审查员查漏补缺,进一步提高审查能力。
凝心聚力干事业,上下同心百业成。在领导班子的带动下,在质量管理部的督导下,中心各部门业务学习蔚然成风。在由商标局业务骨干授课的商标合法性审查培训中,审查员积极提问,获益匪浅。他们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商标禁用条款审查、商标审查规范流程,学习各类驳文规范写作、待引证商标状态查询等业务技能。不少审查员整理了厚厚的学习心得。
中心的5个实质审查部门经常定期召开业务会议,对一些疑难商标的审查展开集中讨论,交流审查经验,统一审查标准。目前,这5个部门正分批、分时段逐步完成审查员首次商标审查的提交工作,并由签文老师严把质量关,进入商标审核签文阶段。
紧扣改革规划布局
2018年是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深入推进的一年,众多改革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中心全体班干部深知,改革之路还长,缩短审查周期的任务依然繁重。面对未来,他们满怀信心,全面规划布局,勇当改革先锋。
10月31日,中心迎来商标局督查组,这是对中心运行以来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全面督促。
督查组成员与中心负责人及审查员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审查员发言,并解答相关业务问题。督查组对中心提出4点要求:严把商标审查质量关,防止出现重大政治问题;建章立制,对会议纪要、廉政防范、日志周报等形成管理制度;在努力保证审查质量的同时,逐步增加审查数量,做到质量与数量统一;加强与上级单位的沟通,随时协调工作、解决问题。
投身改革风雨兼程,再次出发扬帆奋进。郑州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将按照商标局要求,狠抓商标注册大厅对外服务意识,在商标审查领域进行创新性探索,为缩短商标审查周期、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心将立足郑州、面向全国,为河南及周边地区申请人提供优势服务,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发挥驱动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中西部地区商标品牌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市场主体通过创建自主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