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广东本色>> 品牌经营>>>>


服装品牌洋“味”十足


  据《市场报》消息,随着国外服装品牌向中国市场进军的脚步大大加快,其品牌的数量也呈爆炸性地增长,二线品牌明显增多,与中国服装企业的竞争将从设计、面料、工艺、品质、价格、服务、文化、店面、客户管理及广告等方面复合展开。
  国际品牌正在淹没“中国服饰”
  一路是产品直接打进中国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设立专营店或专营柜的世界名牌服装,如姬龙雪、贝纳通、鳄鱼恤、花花公子、欧迪芬、袋鼠等已有50多个,这些品牌全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英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占据了中高档市场的相当份额,有些百货商场,只引进国外品牌,而将国内品牌拒之门外。
  另一路是将牌子输入中国。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厂房和劳动力生产他们的产品,然后,销往世界各地。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说: “许多国际品牌都在我的企业加工生产,我们的加工产品都是100%直接销往欧洲市场。”拥有2000多家服装企业的东莞,其中60%为外来加工的小企业。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50多个服装名牌在中国都有生产基地。
  我国潮州有一家工厂生产的晚礼服占全世界产量的60%一70%,但在世界各地销售的时候,不得不用外国经销商的商标,因为贴上我国自己的商标卖的价格仅为国外商标的10%一20%。中国的“杉杉”、“罗蒙”、“海盟”、“美尔雅”、“顺美”,出口的高档西服无一例外的只能委屈地使用外国品牌。
  据笔者一位在俄罗斯做服装生意的朋友讲,现在俄罗斯大商场里卖的不少服装都是中国产品,俄罗斯中间商在里面做了手脚,将中国品牌改成欧洲国家的商标,以此来吸引顾客。朋友讲,现在中国货的质量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下一步就是要在商标和品牌上做文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中国服装品牌在俄罗斯叫得响。
  “克隆品牌”肥了现在害了将来
  外国的名牌向中国市场大举进攻,使消费导向成了“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圆”,由此中国设计师难展拳脚,他们要么是市场的奴隶,市场出现什么,他们就设计什么:要么与市场脱离,设计一些只能让模特在舞台表演用的服饰。然而,国内品牌要生存,不少企业走了“克隆品牌”之路。由此,中国的服装出现了4大“克隆”流派:京派、海派、粤派、汉派。这4大流派仰仗自己的地理优势,几乎都有自己“克隆”的蓝本。京派以“克隆”欧美为主,海派以“克隆”日本为主,粤派以“克隆”港澳为主,汉派“九省通衢”,什么服装都“克隆”,由此有人称汉派为“杂派”。有一首打油诗说: “卡丹”到处有,“狐狸”漫山游:“老爷”被偷车, “鳄鱼”全国游;“金利来”,愁!愁!愁!!!
  在杭州、上海等地还出现盗用“金利来”商标注册公司的现象,在杭州的龙祥等几大服饰城就有以“意大利金利来(香港)公司”授权经销商的名义经营西装、衬衣及领带的铺位。而据金利来公司调查,这家“意大利金利来公司”在香港既无经营场所又无从业人员,更谈不上实际的经营活动,明摆着是拉大旗,作虎皮,挖空心思“傍名牌”。
  “克隆名牌”虽然为—些企业带来暂时的效益,然而,它是以毁灭自己品牌为代价的,其结果是,中国服装被外国品牌洋化了,即使自己制作的品牌服装也要取个洋名字,如北京的“伦敦雾”、上海的“奥德臣”、广州的“维拉尼诺”、杭州的“蓝威铭”,如果产品不标产地,消费者肯定会认为是国外品牌。因为国人“克隆”洋品牌,推销洋品牌,使中国人的心态已成定势:国外的品牌就是比国内的品牌好。不取个洋名不仅在国外不好销,而且在国内也不好销。由此,中国的服装完全失去了个性。
  中国服装为何没有国际品牌
  中国服装为何没有国际品牌?北京赛特购物中心总经理池洋指出,消费者在选择服装的过程中,首先是选择价格,其次是看服装合不合身,在合身的基础上,再看穿着是不是比较挺,最后才去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他们把品牌消费放在最后。要创造国际品牌,首先要了解中国人的消费心理,迎合他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将品牌自有文化与中国的消费文化更好地结合,才是中国产生国际品牌的根本。
  上海市玉峰形象时装设计公司设计师赵玉峰女士认为:一个名牌的产生,取决于设计师和消费者双方。欧美国家的国际品牌多,除了文化因素外,经济实力起很大的作用。目前欧美的服装消费水平已达到10%,而中国最富裕的城市北京、上海也只有5%,武汉只有0.6%,其他地区更少。因此,我们的高档品牌还不能形成庞大的消费群。从设计者的角度而言,国外的服装企业,大多都是设计师品牌,一般以首席设计师为旗帜,设计师往往就是名牌的象征,法国的“夏奈尔”,美国的“安娜苏”,意大利的“古驰”,日本的“三宅—生”,这些既是国际品牌,又是设计大师的名字,其产品极具个性化。我国的服装行业大多都是工业品牌,广告上经常介绍的是总经理,而不是设计师。法涵诗(男装)是被国际权威时尚媒体追踪报道的第一个中国设计品牌。然而,穿法涵诗品牌的人很少有知道这个品牌的设计师是武学凯。武学凯虽然被业内人誉为新一代市场化、国际化设计师的代表人物,然而销售者是不知道其人其事的,因此,中国要产生“皮尔•卡丹”非常困难。

原作者:

来 源:

厂长经理报2004.2.16

共有3909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