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广东本色>> 品牌经营>>>>


中国商标这一年


商标,对于身处2004年的中国企业来说,在其本身所具有的法律标志意义之外,更增添了一种市场竞争利器的色彩。“善用者强则愈强,寡识者弱则愈弱。”一句新编的文言,也许正能描述这一年里围绕商标展开的无数企业之间的生死攻伐。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可能要算得上是2004年对商标重要性认识最深的企业家之一了。面对博世—西门子公司在今年8月突然击出的商标“黑拳”,海信这个中国家电巨头在略一趔趄之后,义无反顾地亮出了自己的维权之掌。郭庆存面对媒体坚定地说道:“不论走到哪儿,这个官司我们都会打下去,直到索回我们的‘HiSense’商标!”然而,郭庆存也清楚地了解,此次海信海外维权之路必将布满坎坷和荆棘。与海信有着极为近似遭遇的厦门东林电子董事长贾强则感叹更多。因为该公司的主打品牌———“萤火虫”商标也在德国遭到西门子旗下的欧司朗公司抢注,本来欧洲市场极为看好的前景变得“萤光闪闪”,其亮幽幽。一位商标业界资深人士就此评价:“现在,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战车真的是兵临城下了!”  在2004年,遭遇突如其来商标“飞拳”的企业不在少数。翻开《商标世界》一年的报纸,“泉州14家企业商标澳门遭遇抢注”,“13种日化品牌在香港被抢注”、“为商标对簿公堂”等此类字眼不断跳跃在读者眼前。这中间有有理者对阵“商标黑客”,也有傍名牌者大耍“缠诉剑法”。商标战已成了企业纷争中的一项主要战争,商标则成了对阵各方奋力争夺的“连城宝藏”。这一年里,既有武汉“健民”、北京“中化”、河南“十三香”、法国“鳄鱼”等优胜者高站擂台,仗一柄法律利剑,赢得商标归;也有美国“蓝牙”、深圳朗科“优盘”、杭州“张小泉”等失意者奈何种种原因,败退法庭,望标兴叹;更有无数企业,诸如海南“兰贵人”、广东“采乐”、江苏“王子”、四川“百年糊涂王”等等仍在苦翻法典,紧扒擂台边沿,为标而搏。商标纷争可能从来没有像2004年这样,翻涌得如此此起彼伏,动人心魄。多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祭起商标“翻天印”,打得李鬼落荒而逃;又有多少企业因为对商标及商标法律的不了解,而不得不满怀商标之痛在大好市场面前,心情戚戚,向隅而泣。难怪一位企业家从法庭出来后,不禁叹道:“商标不仅仅是法律名词,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企业的生死符。”  2004年,就是在这一场场刀光剑影的商标大战中,无数媒体记者咔嚓的聚焦镜头中,商标真正成为中国企业无法忽视的无形资产。商标的魅力已经不仅仅显现于经过艺术设计的那一个个小小的标志,其中更昂扬出一个个企业为创牌、护牌呕心沥血、奋斗不止的精神。为了商标,2004年里,河南开封汴绣厂年逾半百的老厂长惠国庆坐着破旧的小面包车,往返千里,寻求法律援助;青岛海信不惜重金聘请德国律师,誓要维权;山东生产龙口粉丝的五六家企业十几位代表一同乘火车奔赴北京求援。在他们眼中,商标就是企业的生命。凭着商标,上海传统名牌产品“凤凰”自行车、“蝴蝶”缝纫机远销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称雄海外市场;四川“诸葛酿”更是利用商标纠纷的危机公关,半年之内,打开广东市场,酒香四溢。商标的市场利器作用在他们手中演绎得风光十足。  用商标保护自己,进而开拓市场。这一点,对于大量涌进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来说,更是烂熟于心。凭着多年的知识产权发展经验和雄厚实力,2004年,海外巨头们一如既往地运用包括商标在内的一切手段与国内企业争夺着市场份额,而且,更加激烈、更加风雨不透。甚至在国家之间的贸易谈判中,维护本国企业的商标权、专利权、版权也日益鲜明地成了外国政府要价的砝码。2004年里,拿着商标证,阿迪达斯、松下、皮尔卡丹、拉科斯特鳄鱼等等涉外著名企业的巨大身影,游走在中国的每一个城镇角落,搜寻着每一个可能侵犯自己商标权的情况;他们的代理人更是紧密地关注着每一期商标公告中的每一个可能与之近似的商标,一旦起疑立刻提出异议。跨国企业的商标保护动作之大,以至于有的个体户刚刚进了少量涉嫌侵权的商品,便立刻被投诉,遭到商标保护机关的查处。这一举措,在许多国外著名品牌代理人的口中叫作“清理市场”。  商标,就是这样在2004年的国内外市场上酣畅淋漓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从法律角度看,商标纠纷双方必然是强则愈强,弱则愈弱。未来的2005年,知识产权保护依然是中国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对于那些在商标等知识产权角逐中已处弱势地位的企业来说,“知识产权的战车已经兵临城下,你该如何面对?”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原作者:

来 源:

中国工商报

共有4159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