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近年来大力实施“商标富农工程”,深入推行“地理标志商标+协会(企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挥好地理标志商标资源和品牌优势,在培育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精准扶贫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截至2017年底,该市已拥有地理标志商标注册量35件(其中涉农商标34件),总量居全省首位。
六安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农副产品资源非常丰富。早在2002年,该市就注册了首件地理标志商标“六安瓜片”。为了做好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六安市近年来积极建立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申报协同机制,按照“一村一特色、一乡多品牌、县县有体系”的要求,加强农业、地方志办公室、工商质监、科技等各部门的合作,发掘地理标志历史文化底蕴的内涵,积极搜集整理地理标志资料,建立起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发展项目库,其中包括30种中药材、16种农产品。该市还制定了各县区“十三五”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发展计划并逐年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有序申报、培育地理标志商标。
“在获得地理标志商标后,如何管理好商标、保持好地理标志产品的特色和品质,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六安市工商质监局负责人程刚告诉记者。一方面,该市制定各个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的统一管理细则,实行标准化运作,保证了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加大地理标志商标保护的力度,严厉查处侵犯地理标志商标权益违法行为,通过二维码、商标防伪标识等各种现代化手段对产品进行甄别,为地理标志商标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近年来,六安市成立了地理标志商标方面的行业协会达18个、其他群团组织有6个,有力促进了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管理和精准扶贫工作。以霍山黄芽为例,自从十年前注册使用“霍山黄芽”地理标志商标以来,该茶叶的价格从每斤平均30元至40元,升至目前每斤均价300元至400元,茶农户均收入增加了2000元以上,茶叶收入已占山区农民收入35%以上。 “地理标志商标培育起来后,产业得到发展,农民也得到了实惠。农民群众在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越来越意识到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培育的重要性。 ”程刚说。
【编后】
立足一个资源,围绕一个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通过培育和保护地理标志商标,山区优质的农特产品体现出了真正的价值,原本山旮旯里的土特产走出大山,而且越走越远,成为六安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